智慧图书馆建设不仅包括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,还包括对传统纸质资源的数字化转化,以及对图书馆空间和设施的智能化改造。例如,通过智能导航系统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书籍或资料;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实现便捷的借阅服务;通过电子阅览室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查询和阅读体验;通过智能书架实现书籍的精准管理和库存更新;通过多功能学习区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;通过智能咨询台提供在线咨询服务;通过数字资源展示区展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成果;通过智能灯光和空调系统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;通过无人值守还书口实现24小时还书服务;通过智能座位预约系统避免座位冲突等。
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目标是为科研单位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、高效便捷的图书馆服务,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,提升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。同时,智慧图书馆建设也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,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地位。
科研单位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分析如下:
技术应用与服务创新
技术基础:智慧图书馆建设依托物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及智能计算等设备和技术。
服务创新:利用技术手段,为读者提供快捷、精准的文献、信息、数据服务。
国家政策与研究支持
重点项目: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智慧图书馆体系构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”启动,彰显国家层面的支持和重视。
目标要求:项目旨在建立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,提升资源管理和匹配技术,开发一体化服务平台。
行业发展与实践探索
专业论坛:2023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推广论坛聚焦图书馆高质量服务和发展,体现了行业的持续探索和实践。
专家观点:专业人士提出,智慧图书馆建设需满足现代社会和读者需求,对图书馆进行创新和升级。
数字化转型与文化服务
数字化战略: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,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向。
技术融合:促进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,推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。
信息资源与个性化服务
资源管理:借助先进技术实现海量文献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与分析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个性化体验: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丰富、生动的阅读体验,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。
未来展望与顶层设计
发展前景:智慧图书馆建设是“十四五”期间的工作重点,其发展前景广阔。
顶层设计:需做好智慧图书馆的顶层设计,从建筑、空间、服务到管理全面实现智慧化。
合作网络与沟通平台
行业合作: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需共同努力,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。
交流平台:《图书馆报》等搭建沟通与合作平台,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教育发展与未来机遇
教育背景:在变革性教育背景下,科研单位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方向演进。
未来机遇:智慧图书馆将在教育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,特别是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。
科研单位智慧图书馆设备如下
1、善思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系统,是整套RFID系统的大脑数据库,集图书期刊管理、读者管理、借还图书、OPAC查询、预借、续借、统计分析、数据库自动备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。可根据需求与RFID系统、移动图书馆、大数据综合展示平台等系统实现完美对接。
2、善思图书馆大数据综合分析管理平台,作为全面了解和把握图书馆文化服务工作运行状况的平台,将从宏观到微观,从设备状态到应用状态,从静态分析到动态监控不同的角度对服务的情况予以跟踪和反馈,将工作内容进行细化、量化,以帮助各级领导直观快速地掌握文化服务的状态和效果,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文化服务的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。
3、善思图书馆微服务平台,借助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,充分利用各图书馆的现有资源,整合各类应用系统,通过内嵌二维码技术、资源整合技术、跨服务跨应用异构数据整合技术等,实现一站式读者自助服务功能,向读者提供自助查询、预借、续借、自助办证、自助借还的自助服务方式。
4、善思自助借还设备,是一种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进行扫描、识别和借还处理的设备系统,用于读者自助进行流通资料的借出操作,方便读者和工作人员对流通资料进行借出处理。配备触摸显示屏和简单的按键操作系统,提供简单易操作的人机交流界面、图形界面,可以通过SIP2协议或NCIP协议与应用系统连接,快速准确地完成借阅,设备安全可靠,美观大方。
5、善思RFID点检设备是一种针对贴有RFID标签的图书进行扫描、统计的设备,通过对书架上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的扫描,可以帮助排架,查找和统计特定的流通资料等。
6、善思24小时自助微型图书馆系统是集传统图书馆、数字化图书馆和智能化图书馆于一身的“新一代图书馆”,该系统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,通过系统终端设备直接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、图书归还、查询等服务功能。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传统图书馆地域和时间限制,可以将图书馆的功能延伸到社区、商务中心、学校、班级、景区等任何有需求的地方,节约了读者的时间,使图书馆的服务更贴近读者。
7、电子阅览室:在图书馆的一个安静角落,设有一个电子阅览室。里面摆放着一排排电脑或者平板/墨水屏,读者可以在这里查阅电子书籍、期刊和数据库等资源。
8、多功能学习区:图书馆内设有多个多功能学习区,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。有的区域内摆放着舒适的沙发和茶几,供读者休息和交流;有的区域内则是宽敞的书桌和椅子,供读者学习和研究。
9、智能咨询台:在图书馆的中央位置,设有一个智能咨询台。读者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查询图书馆的服务和活动信息,还可以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在线咨询。
10、数字资源展示区:在图书馆的一个显眼位置,设有一个数字资源展示区。这里展示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,如电子书、音频、视频等,读者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浏览和试听。
11、智能灯光和空调系统:图书馆内的灯光和空调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线和温度自动调节,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。
12、无人值守还书口:在图书馆的外墙上,设有一个无人值守还书口。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将书籍投入还书口,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更新库存信息。
科研单位智慧图书馆建设不仅是技术革新和服务提升的过程,更是未来图书馆发展方向的体现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科研单位的智慧图书馆将成为促进知识传播、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未来,智慧图书馆的构建将更加侧重于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,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,同时,也是实现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关键一环。
如有需要请向我公司咨询
010-62534246/62645595 13910922001 13621164166
北京善思诚业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部